中国车企需强化行业转型中的危机感

柳州市汽车行业协会

中国车企需强化行业转型中的危机感
发布时间:2016-11-16 00:00:00

来源:安邦信息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汽车行业转型的趋势强化,全球汽车产业整合不断,车企巨头抱团提升竞争力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而在这一方面表现的最为积极的是两大传统制造业强国——德国和日本。

据外媒报道,日本汽车制造商马自达近日透露,公司正在与丰田汽车进行合作磋商,内容涉及包括电动汽车和车联网在内的至少10项合作领域。今年初,丰田全资收购了大发汽车。另外,丰田还与铃木汽车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展开合作。而在三菱“燃效门”丑闻之后,日产收购三菱三分之一股份一事也落定新能源技术方面,日产和雷诺将引入三菱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三菱汽车则可以获得日产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技术和经验。

除日系车企外,向来竞争激烈的德系三巨头——奥迪、宝马和戴勒姆(ABB)也在近期采取“联合行动”。10月,ABB宣布与多家电信企业联合成立5G汽车联盟,共同研发有助于解决道路安全、娱乐和自动驾驶等问题的下一代移动网络应用技术。另外,去年年底,三家车企还联合收购了诺基亚Here地图。这次收购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为了获得诺基亚公司的数字地图资源,而这些地图资源对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显然,在行业转型的重要阶段,传统跨国车企正在主动求变。在谷歌、特斯拉、UBER等科技企业强势进入汽车领域后,其对行业趋势的引领使传统车企对自己的技术优势产生了危机感。因而,积极通过产业协同等方式加快布局。

不过,由于受世界经济剧烈波动的大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中国市场仍然受较强的内需支撑。而依托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制造商们普遍缺乏危机感。目前,国内传统车企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布局多是被动的,受政策等因素引导非常明显。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目前,大多数的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受政策推动,仅仅为获得政府补贴,而并未投入过多研发精力。致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出现野蛮生长,骗补谋补等乱象丛生。这种状况正表明中国传统汽车制造商尚未意识到汽车动力清洁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只受短期政策红利吸引,并不打算主动进行技术研发升级从而紧跟行业转型方向。而面对汽车智能化趋势,传统车企的内生动力也明显不如一些跨界造车的创新企业。虽然这些跨界造车者们面临着技术、资金等多方面困境,但是这些创新企业对于发展路径的选择显然并非跟风“热点”,而是看到了汽车行业转型的时机和未来的方向。

此外,跨国车企的多方联合也释放出一个信号,即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需要产业协同。首先,产业协同有助于解决自动驾驶汽车的联网通信问题。其次,产业协同能够实现汽车前沿技术的早日应用。此外,产业协同可以降低企业的认错成本。而产业协同和强强联手的趋势在自主车企之间表现得也仍不明显。

显然,对比大型跨国车企的求变意识,中国车企的危机感似乎有所欠缺。目前,汽车行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期,如果不抓住转型契机,增加研发投入、储备技术资源、进行产业协同、布局新领域,中国车企很可能在汽车行业进入新时代后面临再次落后的命运。